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丨发扬李四光精神 树立科学报国志向-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6/17 15:56:08
来源:新华网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丨发扬李四光精神 树立科学报国志向

字体:

他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奠基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是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是坚定的爱国者,他被称为中国的“地质之光”,他就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6月16日,中国地质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卞跃跃,走进北京密云区新农村小学,为青少年讲述科学家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的开拓者、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他一生坚持真理、科学报国,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卞跃跃从李四光的成长故事引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李四光的研究成果。他表示,李四光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悉心钻研,勇于创新,为发展地球科学研究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1956年,李四光亲自组织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实践应用。卞跃跃在讲座中讲到,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了中国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深植“科学报国”理念深植的李四光始终胸怀祖国,正如他所说“我是中华儿女,理所当然地要把我所学的全部知识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卞跃跃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未来争做像李四光一样的科学家。

北京密云区新农村小学副校长冯元广表示,卞老师用生动的讲述,将李四光先生创新探索地质科学、突破理论技术壁垒的事迹,与移民先辈们攻坚克难、重建家园的拼搏精神巧妙联结,让抽象的科学家精神变得具象可感,激发了学生们的情感共鸣,现场互动踊跃,学习热情高涨。讲座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对地球科学的探索热情,更让他们从双重精神力量中汲取养分,学会在面对新环境适应、学业挑战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创新进取的思维迎难而上,帮助他们在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筑牢爱国担当的信念根基,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奋斗精神的新时代少年。

本次活动是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举办,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扎实推进教育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北京市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活动得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市密云区新农村小学的大力支持。

【纠错】 【责任编辑:孙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