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爾肯·熱衣木在棉田中查看棉花坐桃情況。
8月,正值棉花坐桃期。經過3個多月的生長,新疆尉犁縣巴西買里村棉農爾肯·熱衣木家的300多畝棉田,已經是滿眼綠意,棉桃成行。
4月,春播結束后,棉花出苗情況很好,但天有不測風云,5月的一場降溫讓爾肯倍感緊張。“突然降溫,地里打了霜,剛長出來的棉花苗眼看著遭了殃,第一天還綠綠的,第二天就黃了,再過一天葉子干了……”
經驗豐富的爾肯早已習慣了天氣的陰晴不定,靠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爾肯抓緊時間重新播種,棉田扛過了5月的大降溫。
望著棉田一望無際的綠色,爾肯說:“現在看嘛,今年的棉花長勢比往年要好,但是收成怎么樣還不好說,我們只有及時管護,讓棉株盡可能多坐桃。”
棉花坐桃期,隨時檢查棉花生長情況,及時澆水、打藥,也是一項技術活。“以前人工在地里打藥,費時又費力,還影響棉花坐桃,現在我們用無人機,幾百畝地一天就打完了。”爾肯說。
田間的太陽曬得爾肯膚色黝黑發紅,他總是匆匆忙忙,一刻不停。除了打理300多畝棉田,爾肯家還種植了40多畝青貯玉米,養了300多只羊、80多頭牛。春播后農閑時,爾肯又買回來10只鴨子、4只鵝、40多只雞,他想今年先比較一下哪種家禽更好養,計劃明年擴大養殖規模。
棉田綠意正濃,這期間農活雖不重,但爾肯在自家田間的小院里依舊忙得熱火朝天。修葺花墻、打理葡萄架、清理院子……趁田里不忙,爾肯想趕緊裝修翻新一下自家的小院,等明年再種一些果樹,開個農家樂。
除了打理棉田,爾肯也很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他的小女兒馬上要開學了,即將踏入初中校園。暑假期間,女兒經常到田里幫忙。“希望她在縣城好好讀書,多學知識,以后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爾肯說。
8月的尉犁,陽光依然強烈,但開始逐漸褪去盛夏的炎熱。爾肯開著自己新買的車,行駛在棉田間,開往下一個目的地。
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