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8/ 07 10:29:3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他們,點亮一群山里娃的“足球夢”

        字體:

          秦巴山深處,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武關驛鎮中心小學,即便是暑假,操場上的足球訓練仍在繼續。門口,是限速40公里/小時的縣道;身后,是修建一新的高速公路。

          過去10多年,一批批孩子走進學校,愛上足球,從泥巴地、水泥地一路踢到綠茵場上。踢足球,讓他們收獲了強健的體魄、快樂的童年、直面挫折的勇氣,更有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因為足球,孩子們從“山路”駛入“高速”,進入人生新“賽道”。

          除了武關驛鎮的孩子們,在這個人口僅有4萬多的小縣城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踢球,幾乎所有的學校都開設有足球課。這場漫長的“足球實驗”背后,是陪伴、成長,更是一個縣城通過體育產業籌謀鄉村振興的探索實踐。

          從泥巴地里踢出來

          因為操場面積有限,武關驛鎮中心小學幾乎把綠色的塑膠墊鋪到了校門口。

          一進學校,“以球健體、以球促智、以球育人”的標語醒目。每天放學后,一個小時的足球課雷打不動,校長張素春親自教。個頭小小的孩子們排成一列列,從基礎動作學起。張素春先示范,然后盯著他們,反復糾正動作。

          山里太陽烈,48歲的張素春瘦高,皮膚曬得黝黑,笑起來露出兩顆虎牙。他的弟弟張素洋46歲,是留壩中學黨委書記。留壩縣的足球運動,應該說是由張素春和張素洋兩兄弟帶動起來的。

          18歲那年,張素春從漢中師范學校畢業后回鄉當老師,除了鋪蓋卷,他就帶了3個足球。他喜歡踢球,覺得自由、帶勁兒、無拘無束。

          彼時,足球對于秦巴山區的孩子而言還是新鮮事物。張素春覺得,孩子們每天有使不完的勁兒,索性讓他們踢球,一來鍛煉身體,二來磨練意志。

          一到暑假,彼時在中學任教的張素洋也會組織孩子們沿山路徒步幾十公里,甚至夜晚一起數星星。

          “那時候剛畢業,沒有框架,沒有束縛,就是單純的快樂,跟孩子們一起瘋玩兒。”兩兄弟說。

          2009年,張素春調到火燒店鎮中心小學。學校操場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施工隊一點點重新用土和石頭墊起來的。晴天還好,一到下雨,操場就成了泥巴地,孩子們索性就在泥巴地里踢。一場球踢完,腳上、臉上都是泥巴,但樂此不疲。

          2011年暑期,漢中市舉辦全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盡管火燒店鎮中心小學只有200多名學生,但卻組建起男女兩支隊伍,每隊16名隊員。這些隊員是張素春從各個年級挑選出來的,盡管隊員們個頭不高,但每一個人都拼勁十足。

          留壩縣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青少年足球隊。

          輪到隊伍上場時,比賽場地已經被大雨澆得泥濘不堪。但在泥巴地里踢慣了足球的孩子們游刃有余,鞋踢掉了,沒關系,那就光著腳踢……

          張素春至今保留著那次賽后孩子們的合影。只見他們滿身滿臉都是泥巴,但每一個人都笑得燦爛。

          后來,學校的泥巴地修成了水泥地,摔傷、挫傷成了孩子們的家常便飯。“看著讓人心疼。時間長了,我們也總結經驗,買了長袖的服裝、膝蓋套上護膝,襪子拉起來蓋住小腿,讓孩子們保護好自己。”張素春說。

          孩子們的球技在提升,張素春也在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教練水平。除了外出學習,他還從朋友那里找來一個淘汰的筆記本電腦。他把電腦提到操場上,讓孩子們照著視頻里的動作一個個模仿。

          兄弟倆的“私心”

          比賽參加的多了,這支從泥巴地里踢出來的鄉村足球隊,成績愈發亮眼了。

          2014年,張素春領著孩子們去參加了陜西省的足球比賽,這也是留壩縣第一次參加省級足球賽。

          這群著裝寒酸,連專業足球鞋長啥樣都不知道的山里女娃,出人意料地過關斬將,殺進決賽。盡管最終落敗西安隊,但張素春雖敗猶榮。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參加省級比賽,有的人緊張得都不知道往哪里跑。但他們每一個人都很拼,不懼怕任何對手,拼盡了全力,這就夠了。”張素春說。

          比賽也讓張素春明白,要提高球技,不能悶頭踢球,要讓孩子們走出去經風雨見世面。

          就這樣,張素春幾乎抓住一切機會把球隊往外帶。

          一年寒假,為了參加一場在南京舉辦的友誼賽,因為正值春運期間,張素春和孩子們一路坎坷,抵達賽場已是凌晨四點。為了讓孩子們能多睡一會兒,組委會不得已把比賽后延了兩個小時。

          這些年,孩子們累,張素春也累,那根弦兒總是繃得緊緊的。他們去貴州、青海、四川、遼寧等地比賽,為了能讓孩子們安全出行,他總是和老師們在火車過道上一守就是一夜。

          即便回到縣城,當每一個孩子都回家打來報平安的電話,張素春才能長舒口氣。

          每次外出,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帶孩子們去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當孩子們站在烏衣巷口背誦“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時,張素春覺得很滿足。

          2013年,張素洋帶領孩子們坐了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去秦皇島參加全國第一屆陽光體育大會。比賽后,他自掏腰包,帶著孩子們在海邊玩耍,還點了一大桌海鮮,看著孩子們大快朵頤,張素洋心里非常滿足。

          “孩子們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他們出去的機會真的都不多。”張素洋調侃,“很多時候,真是負債踢球,但是心甘情愿。”

          一場場比賽,一次次獲獎,留壩縣的足球氛圍越來越濃厚。2014年秋季學期起,留壩中學開始在初一年級設立足球特色班,聘請了專業的足球教練。這些孩子,大多都是張素春帶出來的,張素春又把他們交到弟弟手里,讓他們進一步接受訓練。

          “要‘偏袒’女孩兒”

          這些年,留壩縣不但入選了全國青少年足球試點縣,還在省內各級校園聯賽上屢屢捧回獎杯;縣中學女隊亮相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15歲以下組總決賽,成為唯一闖進全國總決賽的縣級中學隊。

          不僅如此,留壩縣已為國少隊、國青隊輸送了師曉敏、鄒夢瑤、廖陽等多名隊員;近300名學生獲得國家一二級運動員稱號;近百名學生通過足球被浙大、北師大、北體、同濟大學等高校錄取。

          足球,已改變了一批山里孩子的命運。

          杜青霞今年18歲,是同濟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的大一新生。在留壩縣采訪時,杜青霞已成為榜樣,她的照片被貼在教室、操場。

          杜青霞就是張素春選出來的。她10歲那年,一次張素春去江口鎮小學選拔足球苗子,杜青霞和另外兩名女生被選中。征得父母同意后,杜青霞轉學到了距家40公里外的火燒店鎮中心小學,開始住讀訓練的生活。

          張素春又承擔起“父親”的角色。每周五下午,他會把杜青霞送到車站,給她往返需要的車錢。天氣不好時,甚至雇輛車陪杜青霞回家,周日下午再把她接回學校。

          “后來,孩子更多了,張老師依然一個個接,再一個個送。”杜青霞說。

          兩年訓練,杜青霞成長迅速,先是入選省隊,后來進入國家青年。去年,她還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考入同濟大學。

          “如果沒有張老師的幫助,如果我不踢球,我的人生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杜青霞說。

          “如果這些山里女孩沒有考上高中、上不了大學,她們走出山區的概率就小很多,家里就會給她們找婆家,結婚、生子。”張素春說:“所以,我們更‘偏袒’女孩兒。”

          去年夏天,幾名女生返校,隔著學校大門,遠遠地就喊:“張老師,張老師……”

          聽著她們講述自己的大學生活,看著她們蛻變得陽光自信。張素春說,“這就是多年堅持的意義。”

          23歲的李嘉豪曾在火燒店小學跟著張素春踢球,如今已經從成都體育學院畢業,成了一名運動數據分析師。

          “這么多年的足球訓練讓我們變得堅韌、果敢、樂觀。”李嘉豪說,“正是球場上的一路狂奔,我們才把怯懦、膽小、害怕都丟掉了。”

          “中國女足都來了!”

          近年來,隨著校園足球品牌打響,留壩縣開始探索發展足球及配套產業。

          距離縣城約1個小時車程的留侯鎮營盤村,海拔約1500米,6塊訓練球場和1塊標準球場嵌在群山之間,球場旁還配套建有8棟公寓、2個餐廳,能滿足五六百人的食宿需求。

          營盤村黨支部書記謝清春說,這些球場原本都是爛河灘,后來重新規劃設計。目前,嶄新的球場正迎來全國各地的球隊,也改變著當地村莊甚至整個縣城的產業格局。

          營盤村村民廖保萍家離球場不遠。自從球場建好,54歲的廖保萍和丈夫也順勢開辦起農家樂。因為海拔高,這里盛夏也不過20多攝氏度,農家樂一家挨著一家,生意興旺。

          有一年,中國女足來這里集訓,廖保萍一眼認出了女足主教練水慶霞。廖保萍說,“足球不但讓我們增加了收入,還讓我們見到了自己的偶像。”

          村莊在變化,縣城也在變化。靠著綠水青山,這些年,留壩開辦了許多民宿,很多人和廖保萍一樣在家鄉吃起“旅游飯”。

          營盤足球訓練基地相繼接待了中國女足、山東女足、上海女足等200多支球隊集訓,承辦省、市賽事活動30多場次,累計接待球員和游客近4萬人次。接連不斷的足球賽事和體育活動正持續給當地引流、提升當地人氣,也助力旅游業不斷發展。

          嶄新的球場,吸引來更多的球隊,也讓孩子們有了更多與對手切磋的機會。“以前總要出去找機會,現在我們也會邀請外地的學校和球隊來我們縣上踢。”張素洋說。

          盡管少了奔波的苦,但還有很多東西一直沒有變。比如,張素洋藍色的手提袋里總會裝著各科試卷,孩子們在場上踢球,他就找地方做題、備課。孩子們比賽完,他會立刻帶他們回學校,恢復正常的文化課學習。

          “不能跛腳走路,也不能斷了任何一條出路。如果孩子們愿意走足球這條路,那就拼足球;如果他們中途放棄,那就繼續拼學習。”張素洋說。

          武關驛鎮中心小學,像多年前剛當老師時一樣,張素春依然充滿活力。操場上,他仍然動作靈敏,不知疲倦。

          2019年,36歲的趙海來到這所小學擔任副校長,和張素春搭伴。在張素春的“鼓動”下,今年初,趙海考下了足球教練證,還把自己的女兒從漢中市區接到自己任教的學校,讓女兒開始學習踢球。“踢得好壞都無所謂,只希望她能從中獲得力量。”趙海說。

          “你還有什么夢想沒有完成?”記者問。

          “我還看好很多孩子,希望他們都能有出息。他們有出息,就是我的夢想。”張素春說。(記者張斌)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901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免费的看黄网站| 8x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欧美视频| 你是我的女人中文字幕高清| 韩国大尺度床戏未删减版在线播放|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久久国产精品女|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欧美另类xxxxx极品|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久久|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jizzjizzjizzjizz国产| 欧美同性videos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天天爽天天碰狠狠添|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午夜性福利视频|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官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小蝌蚪视频在线观看www|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