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4月9日電(記者周宣妮、田德豐)購菜、備料、培訓員工、檢查設備……上午8點,貴陽臺胞邱智良和妻子方賢滿已忙著籌備出攤。經過幾天試運營,“寶島阿嬤臺灣鹵肉飯”9日正式開業,夫妻倆顯得很興奮。
國務院臺辦、商務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月16日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做好臺灣居民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工作的通知》,為臺胞提供更多創業途徑,助其逐夢、筑夢、圓夢。
“我看到相關文件后,3月22號就著手準備申請材料,25號送的件。”3月31日,邱智良領到了新政策出臺后貴州省頒發的首張臺灣居民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現在,我更有信心和勇氣擴大經營,讓更多人品嘗到臺灣美食?!蹦玫綀陶蘸螅裰橇急愫推拮由塘吭匍_一間新店。很快,他們在貴陽市恒峰步行街的美食廣場盤下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檔口,售賣臺灣鹵肉飯和特色小吃。
據貴陽市云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臺灣居民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不僅經營范圍增加、手續簡化,而且相比于設立公司,個體工商戶申辦沒有注冊資金要求,能大大節約運營成本,降低創業門檻。
現年45歲的邱智良出生于臺灣苗栗,最初在家鄉經營一間客家餐館。隨著當地餐飲業面臨困難,他萌生了來大陸創業的想法。
邱智良只身一人來到廣東省珠海市拱北口岸經商,開了一家小型超市,專營臺灣特產。隨著兩岸直航航點增多,拱北口岸客流量縮減,超市生意不似起初那般紅火。
為尋求新機遇,邱智良曾先后到四川、重慶、廣西、貴州等地考察。“貴陽發展空間大,資金門檻又低,對小本經營的人來說,包容性更強。”邱智良坦言,“貴陽人情味很足,讓我有一種家的感覺?!?/p>
2010年,邱智良和妻子決定移居貴陽。初來乍到,不習慣當地飲食就只能自己下廚,行李箱中一半都是臺灣醬料和食材。“黔菜和客家菜口味不同,一個喜酸辣,一個偏咸香。慢慢習慣后,我還愛上了貴州特色菜涼拌折耳根,下館子必點?!鼻裰橇颊f。
邱智良還將母親林素珍帶來貴陽,幫忙照顧孩子。時常在家中和朋友小聚,母親會做些臺灣美食來招待大家,寶島美味成了朋友情感聯結的紐帶?!鞍⒘寂笥呀ㄗh我們開餐廳,讓更多人品嘗和了解臺灣美食?!?5歲的林素珍十分健談。
邱智良和母親商量過后,在貴陽恒峰步行街內租下一間130平方米的店面。當時在黔臺胞申請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程序復雜,審批耗時長。邱智良的妻子是廣東人,便用她的身份證件來辦理。
2017年6月,“寶島阿嬤臺灣餐廳”正式開業。力求還原本味,讓顧客品嘗地道臺灣美食,主要食材和醬料直接從臺灣空運到貴陽。為適應貴州人的口味,邱智良還對醬燒鱸魚、姜母鴨火鍋等特色菜進行改良。店內生意火爆,常常座無虛席。
受疫情影響,邱智良轉換思路,將鹵肉飯、紅燒蹄髈等菜肴進行真空包裝,利用線上商城和微信小程序擴大銷售范圍,客戶遠及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寶島家鄉味還吸引了很多在黔臺胞前來一解鄉愁,餐廳也成為貴陽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青年事務委員會聯絡處。
“這次新政策出臺,臺胞有關申請流程極大簡化。因此我也想嘗試一下,目的是積累經驗,為更多臺胞提供相關建議,更好發揮聯絡處作用?!鼻裰橇颊f,“新政策為臺胞在大陸創業打開了更大空間,相信會有越來越多臺胞尤其是青年,像我一樣來到這里,實現人生理想。”
據貴陽市臺辦主任李云介紹,目前已有20多位臺胞有意向并正在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