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2/ 18 12:41:27
        來源:新華網

        【財經政能量】央地政策頻出 “新基建”點燃新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引擎

        字體:

          2022年伊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火熱依舊。

          2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工業和服務業是經濟發展和穩定就業的骨干支撐。當前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仍不牢固,服務業因受疫情等影響存在一些特殊困難行業,近期要抓緊出臺措施加大幫扶。其中包括加快新型基礎設施等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等。

          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作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石、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展望2022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加速。

          多地布局,明確2022年發力重點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按照國家發改委官方解讀,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三方面內容,涉及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多個領域。

          記者梳理發現,在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多地寫入了“新基建”的內容,明確了今年“新基建”發力重點和方向:

          上海——2022年全面完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建設超大規模開放算力平臺等一批新型基礎設施;

          北京——將加強算力算法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釋放數字經濟新活力的主攻方向;

          安徽——實施“新基建+”行動,創建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集群,新建5G基站2.5萬座以上;

        資料圖,2021上海世界移動展,5G標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四川——2022年將推動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實施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建設省大數據資源中心,打造國家級天府數據中心集群。

          “我們看到,今年以來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新基建投資計劃。”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稱。

          吳琦指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穩增長、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現實需要。在傳統基建對于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大幅減弱的背景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在穩投資特別是擴大有效投資中發揮越來大的作用。二是優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途徑。我國正在培育和發展經濟新動能,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產業不僅是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有利于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經濟新動能,并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三是補短板、促進協調均衡發展的重要支撐。從中央到地方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這進一步凸顯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補短板中的重要作用。

          資金充裕,“新基建”在基礎設施投資中的占比將逐步提升

          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稱,要適度超前部署,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光纖網絡擴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構建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抓緊在全國建設10個左右數據中心集群等。

          “目前來看,我國基建相關項目儲備充足,資金充裕。適度超前部署相關投資,將更好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一致認為。

          從項目端看,國家發改委要求提前申報專項債項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12日,我國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投入建設和運營階段的有1831個,投資額為2.72萬億元;還有總投資額高達8.33萬億元的儲備項目有待投入建設運營。據有關測算,2020年我國在新基建重點領域投資約達1萬億元。

          從資金端看,財政部已提前下達今年1.46萬億元專項債額度,并明確今年專項債將重點用于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等9個大方向。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近日撰文指出,基建投資能促進經濟在較短時間內企穩,并有助于改善市場預期、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這對今年經濟穩增長有著特殊意義。“而隨著‘新基建’在基礎設施投資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它將通過上下游聯動效應,進一步帶動新型制造業和服務業投資。”

          吳琦表示,預計“十四五”時期,“新基建”投資規模將超過15萬億元。

          強化統籌,開拓提質增效新藍海

          隨著我國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的不斷強化,相關路線圖日趨清晰。

          日前,工信部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業整體規模進一步壯大,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創新能力大幅增強,新興業態蓬勃發展,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能力全面提升。

          《規劃》瞄準發展目標、聚焦問題短板,分別從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化發展、行業管理、安全保障以及跨地域跨行業統籌協調五個方面,提出了26項“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和管理的重點方向。

          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落實“新基建”,開拓提質增效新藍海?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胡堅波表示,為保證任務、工程等高效落地實施,《規劃》從法制建設、政策和資金支持、人才隊伍建設、統籌實施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保障措施。

          盛松成認為,基建投資應配合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大方向,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相結合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

          吳琦提出了兩方面的建議,一方面,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應強化統籌規劃,確保項目科學合理規劃。做好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的統籌協調,既要保持產業規劃的適度前瞻,又要盡力避免各地項目集中上馬帶來的盲目、重復建設;探索可續持的商業模式,注重項目投建營一體化,降低項目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積極擴展新基建的實施主體。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資金及其他政策性金融手段支持新基建,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平等參與新基建投資建設,拓寬各類融資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

          “‘新基建’主要圍繞能源電力網絡、通信數據網絡、物流供應網絡三大網絡展開,財政一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將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力量,從技術和資本上納入更多市場主體參與‘新基建’建設。”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指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統籌規劃,各地要形成合力,齊頭并進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新基建”新經濟運行的軟環境。(王雨馨/文)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浩 】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896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综合欧美综合欧美色| 欧美bbbbb| 护士与税务干部完整2av|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小视频|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日日操夜夜操天天操| 六月丁香综合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男的把j放进女人下面视频免费| 国产极品美女视频| 99re在线视频播放|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欧美孕妇xxxx做受欧美| 免费一级片在线|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45分钟| 女人张腿让男桶免费视频观看| 五月激情婷婷网|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四虎影视大全免费入口| 成人浮力影院免费看|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 浮力国产第一页|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国语性猛交xxxx乱大交|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国产一级一国产一级毛片| 免费观看黄色的网站| 天仙tv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