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欧亚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于4月17至18日在上海举办,论坛以“金融赋能、科技进步、产业协同、人文互通——构建欧亚高水平合作新生态”为主题。来自欧亚各国的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与工商界成员参会并展开交流研讨。
期间,产业投资分论坛于金山区上海湾区科创中心举行,分论坛聚焦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深度融合、投资便利化创新以及区域协同新范式四大合作领域,与会嘉宾通过主旨演讲、项目路演等形式,深入探讨了中欧亚产业投资合作的战略方向。
欧亚国家财商合作协会成员安东·瓦西里耶夫(Anton Vasilev)在发言中指出,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枢纽地位,作为连接“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重要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俄罗斯正积极推动欧亚大陆的工业转型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他特别分析了中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异同与互补性,PPP机制作为欧亚合作的重要框架,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多元化合作路径,正在有效促进区域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升级和人文交流,为构建更具韧性的欧亚可持续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华腾工业有限公司资深专家李承云在论坛上表示,相较于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维修保障具有备件供应体系完善、可进行定制化服务,以及明显的成本与技术优势。因此,他提出“一个立意、一个平台、一个支撑、一个抓手”的发展思路:以汽车工业维修保障能力布局引导中俄工业经济技术合作,打造21世纪的“156工程”;发挥欧亚国家财商合作协会平台作用,促成中国汽车工业优势技术产能与俄罗斯潜力市场的有序对接;做实上海湾区科创产业园之欧亚国家先进制造科创中心,推动中俄汽车工业深度合作;聚焦汽车后服务领域,提升俄罗斯汽车维修保障总体能力,为推进与欧亚经济发展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外商投资促进部部长张世樵表示,依托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独特区位,保税区已构建起成本优势与市场辐射的双重竞争力。未来将重点推进智能制造产业、跨境电商模式、保税研发检测以及绿色产业布局四大方向,持续与欧亚各国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具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产业因合作而兴盛,因共赢而长青。当前,中国与欧亚国家在产业投资合作领域成果丰硕且前景广阔,通过此次论坛,与会各方不仅明确了当前合作的重点方向,更为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了坚实基础,这将有力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