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4月21日电(吴诗萌) 4月18日至2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日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大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的医疗管理专家、临床骨干围绕日间医疗的规范化发展展开深入交流。
大会期间,江苏省肿瘤医院医务处周学健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指出,日间医疗模式的推广“不仅是公立医院响应国家深化医改的主动实践,更是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必然选择”。同时新型皮下制剂成为肿瘤诊疗新趋势,5-8分钟给药模式进一步助力日间为乳腺癌患者打造便捷诊疗新模式。
江苏省肿瘤医院医务处周学健
从效率改革到患者体验升级
根据国家卫健委规范,日间诊疗指“患者24小时内完成入院、治疗、出院,特殊病例不超过48小时”。周学健强调,该模式通过术前评估前移、多学科协作(MDT),实现“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高效衔接,绝非简单压缩住院时间。
在老龄化加剧、优质医疗资源紧张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创新模式的制度优势正持续显现:提升医院运行效率,通过缩短平均住院日,释放更多床位资源用于疑难重症患者;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同时通过“一站式”诊疗减少往返医院频次;促进分级诊疗落地,基层医院可通过日间诊疗承接术后康复等标准化服务,构建“急性期诊疗—恢复期管理”的分级体系。
这些制度优势在临床实践中转化为切实成效。周学健透露,江苏省肿瘤医院通过日间化疗将乳腺癌治疗周期缩短30%,并发症率控制在0.5%(2024年0.25%)以下,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这正是资源效率提升与患者安全保障的直接印证。
全程照护+技术赋能+人文关怀 推进乳腺癌日间便捷诊疗新模式
作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高效诊疗对日间模式提出了更高需求。江苏省肿瘤医院将日间诊疗理念与专科特色深度融合,构建起‘全程照护+技术赋能+人文关怀’的立体化诊疗体系。
“在全程照护方面,我院构建了‘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日间诊疗体系。”周学健表示,医院特别设立“乳腺专病中心”,整合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12个专科,打造“门诊评估—预处理准备—治疗执行—居家康复指导”的闭环管理流程,“患者从进入中心到完成当日治疗,平均耗时不超过3小时,较传统模式缩短50%以上。
如此高效的诊疗流程,得益于多项技术创新的支撑。医院通过技术突破实现精准诊疗与快速康复的深度融合。该院乳腺中心采用荧光显影淋巴导航联合腔镜微创技术,将手术切口缩小至3-5厘米并隐藏于腋窝,术后疼痛评分控制在NRS 3分以下。
在化疗与靶向治疗环节,医院通过病理检测革新与给药方式优化突破日间诊疗瓶颈。周学健特别强调皮下制剂的创新应用,“新型皮下制剂通过直接注射至皮下组织,大幅缩短给药时间至5-8分钟。专利技术克服大剂量皮下给药难题,可维持稳定血药浓度,实现双药合并固定剂量给药,提升医疗系统效率。同时,皮下注射疼痛感更低、操作更便捷,显著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身心负担。”
不仅如此,医院同样关注患者的心理与情感需求,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流程。“考虑到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日间诊疗中心设置独立隐私诊疗间、心理疏导专区,并组建由医护人员、康复师、志愿者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周学健补充道。
效率与价值双向赋能帮助日间诊疗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流程的同时,医院始终将质量安全视为日间诊疗的生命线。”周学健表示,这一理念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实践中得到了系统性落地——该院构建起三大核心支撑体系,将质量安全意识融入日间诊疗全流程,为效率提升筑牢“安全堤坝”。
实践显示,日间诊疗的成功推行依赖三大核心支撑:一是临床路径标准化,制定乳腺癌日间手术、化疗等12项专科路径,关键节点变异率控制在10%以内;二是信息化赋能,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与日间诊疗管理平台实时对接,实现治疗方案自动审核、风险预警前置;三是应急保障机制,建立24小时快速响应团队,确保突发情况处置时间≤10分钟。
三大核心支撑体系为日间诊疗筑牢安全底线,更成为学科进阶的重要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日间诊疗的专科化实践如同“催化剂”,推动学科建设突破传统框架,向精准化、前沿化深度延伸。
周学健以乳腺癌诊疗为例,介绍了医院通过日间手术量的积累,推动乳腺外科从“疾病切除”向“功能保护”转型——保乳手术率近年来有所提高,在根治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功能;肿瘤内科开展时辰化疗等前沿研究,并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将该技术融入日间诊疗体系,推动了我国肿瘤治疗的精准化实践。这种“临床反哺科研、科研赋能临床”的良性循环,正是专科能力进阶的生动注脚。
展望未来 从试点探索到体系化推广
面对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42万的乳腺癌防治压力,日间诊疗的推广面临新挑战:如何进一步优化医保支付配套政策、如何通过医联体建设实现技术下沉、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风险评估效率等。周学健建议,行业应着力构建“标准统一、上下联动、数字赋能”的日间医疗生态,让更多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精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