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不止的小红点—“化脓性肉芽肿”-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14 14:31:14
来源:新华网

出血不止的小红点—“化脓性肉芽肿”

字体:

豆豆妈妈近日一早起床时发现床单上血迹斑斑,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才发现是4岁的豆豆鼻子上一个米粒大小的小红点在潺潺流血。豆豆妈妈当机立断,拿起毛巾就给豆豆鼻子上的出血点压了上去。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压迫止血了10分钟仍流血不止。蜿蜒的血珠顺着鼻头滴滴下落,在床单上散出点点血花,也让豆豆妈妈的心逐渐慌张起来——平时摔跤的小伤口三五分钟就止血了,再碘伏消毒也就好了,这次怎么10分钟了还在出血。不行,得赶紧去医院。

豆豆的父母带着豆豆立即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当机立断给予PDL激光治疗。在激光的烧灼下,出血点迅速收缩、结痂;血液终于凝结。最终,经过1周的激光后修复、外用药物和防晒避光,豆豆的鼻子皮肤恢复正常。

这个出血不止的小红点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血不止?

这个小红点学名“化脓性肉芽肿”,又称分叶状毛细血管瘤,是一种皮肤的后天的、良性红色结节状增生。该病多发生于皮肤穿透性外伤或蚊虫叮咬后,常由轻微损伤引起的皮肤黏膜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分叶状增生。在伤口愈合时,新生成的血管形成息肉样的半球形增生性皮损。可迅速生长增大,常伴发溃疡和出血,且时有出血不止、按压不能止血的情况。具有生长迅速、表面易碎的特点。

它的名称虽然称为“化脓性肉芽肿”,但和感染、化脓没有任何关系,并不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的疾病。只是在1897年首次发现该疾病时,当时的医生认为是细菌感染引起才起了这个名字,后续发现属于错误命名。但一直沿用至今。

化脓性肉芽肿的常见病因是什么?发病率如何?

目前国内外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的相关数据。化脓性肉芽肿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男女均可发病,无种族差异和家族遗传性。但更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此外,还见于孕妇、长期口服避孕药和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人群。

化脓性肉芽肿的病因不明确,属于反应性的新生血管形成,如外伤和虫咬等外因刺激相关。因此,它经常发生在容易引起外伤或虫咬的部位,如手指、面部、嘴唇等暴露部位。

化脓性肉芽肿的长什么样?

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单发的鲜红色的小丘疹或息肉样的结节,在数周或数月内迅速增大,然后停止生长。皮损最终大小一般不超过1cm。皮损可能带蒂或无蒂。若不治疗可持续存在。化脓性肉芽肿本身是一种良性的增生物,对人体无病理学影响,也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或生长发育。但因皮损本身极易破损,经常在轻微创伤后大量出血,易形成溃疡。因此,大多数化脓性肉芽肿由于频繁出血、溃烂或影响美观而需要治疗。

化脓性肉芽肿如何诊断?

除了临床表现和反复破溃、出血病史以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包括:

B超: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肉芽肿侵犯的深度及血流信号

皮肤镜检查:放大皮损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与其他血管性疾病相鉴别。

组织病理:手术切除后进一步明确诊断。

化脓性肉芽肿如何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和手术切除。此外最近有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也取得不错疗效。

外用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较小的化脓性肉芽肿,可以使化脓性肉芽肿逐渐缩小。如外用β受体阻滞剂等。但外用药物治疗疗效非常缓慢,甚至在涂药过程中反复出血。因此,如非确实不能耐受其他治疗方法,一般不建议外用药物治疗。

激光治疗:目前化脓性肉芽肿的主流治疗方法,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破坏肉芽肿组织,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激光治疗出血少、恢复快,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完全去除肉芽肿。主要包括:

1) 脉冲染料激光(PDL):常需要多次治疗,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2) CO2激光:通常一次即可,但易复发,且可能遗留瘢痕。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等冷冻剂使肉芽肿组织冷冻坏死,将液氮喷射或涂抹在肉芽肿上,使其迅速降温,使肉芽肿坏死脱落。冷冻治疗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会引起局部疼痛、水疱、瘢痕等不良反应,同时也需要多次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常见方法之一。在局部麻醉下,将肉芽肿完整切除。手术切除可以一次性彻底去除病变组织,但会遗留疤痕,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

硬化剂注射治疗:主要用于特殊部位的化脓性肉芽肿的治疗,比如上下眼皮、眼角、口唇等部位。这些部位激光、冷冻等其他治疗方法受限,首选硬化剂注射治疗。但治疗前需排查动静脉瘘等其他疾病,防止硬化剂造成动脉栓塞。此外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其他:包括电灼、化学烧灼、根部结扎等,由于治疗缓慢或副作用明显,遗留较大瘢痕,目前已逐渐淘汰。

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发病部位、病变大小和患者耐受性来评估。

对于非美容敏感区域的化脓性肉芽肿,如手足、躯干等部位

1) 若皮损较小,可使用激光、冷冻等治疗。若患者确实耐受性较差,可尝试使用外用治疗。

2) 若皮损较大,则建议手术切除。值得注意的是,复发性的化脓性肉芽肿必须行手术切除后病理明确诊断以排除其他病变。

对于美容敏感区域的化脓性肉芽肿,如面部、口唇等部位

1) 若皮损较小,可使用脉冲燃料激光治疗,采取低能量、多次治疗方法减少瘢痕的发生

2) 若皮损较大,建议硬化剂注射治疗。

化脓性肉芽肿如何预防?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外伤和感染。如不小心被虫咬,尽量避免抠破;注意饮食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如果发现皮肤有异常病变,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处理,治疗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复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防止肉芽肿复发。(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陈茜岚 杨芸、黄迎、林晓、周景、钱秋芳)

【纠错】 【责任编辑:吴诗萌 肖寒】